当前位置:首页 >> 古诗 >> 望庐山瀑布 编辑
望庐山瀑布 文 / 李白
1

作品正文

日照香炉生紫烟,遥看瀑布挂前川。

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

2

作品赏析

3

作品赏析

香炉,指庐山香炉峰,“在庐山西北,其峰尖圆,烟云聚散,如博山香炉之状”(乐史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可是,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,便成了另一番景象: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,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,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,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。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,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,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。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。

“遥看瀑布挂前川”,前四字是点题:“挂前川”,这是“望”的第一眼形象,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。“挂”字很妙,它化动为静,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“遥看”中的形象。谁能将这巨物“挂”起来呢?“壮哉造化功”!所以这“挂”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。

“飞流直下三千尺”,一笔挥洒,字字铿锵有力。“飞”字,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:“直下”,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,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,那高空直落,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。

然而,诗人犹嫌未足,接着又写上一句“疑是银河落九天”,真是想落天外,惊人魂魄。“疑是”值得细味,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,而读者也明知不是,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,才更为生动、逼真,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。你看!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,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,临空而落,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。

可见,“疑是银河落九天”这一比喻,虽是奇特,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,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。它夸张而又自然,新奇而又真切,从而振起全篇,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,雄奇瑰丽,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,显示出李白那种“万里一泻,末势犹壮”的艺术风格。

宋人魏庆之说:“七言诗第五字要响。……所谓响者,致力处也。”(《诗人玉屑》)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。比如一个“生”字,不仅把香炉峰写“活”了,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、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。“挂”字前面已经提到了,那个“落”字也很精彩,它活画出高空突兀、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。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,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。

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《庐山瀑布》。诗云:“虚空落泉千仞直,雷奔入江不暂息。千古长如白练飞,一条界破青山色。”场景虽也不小,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,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、瀑布……,显得很实,很板,虽是小诗,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。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,出乎其外,有形有神,奔放空灵,相去实在甚远。无怪苏轼说:“帝遣银河一派垂,古来唯有谪仙词。飞流溅沫知多少,不与徐凝洗恶诗。”(《戏徐凝瀑布诗》)话虽不无过激之处,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,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,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。 (赵其钧)

4

作者简介

李白(公元701年-公元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”谪仙人“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后世将李白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。其人爽朗大方,爱好饮酒作诗,爱交好友,其曾获得过皇上和贵妃的赏识。但最后他贫困潦倒,死得令人心痛。

5

其他作品

  • 望庐山瀑布
  • 早发白帝城
  • 赠汪伦
  • 咏苎萝山
  • 送孟浩然之广陵
  • 夜宿山寺
  • 静夜思
  • 望天门山
  • 独坐敬亭山
  • 客中行
  • 登金陵凤凰台
  • 送友人下蜀
  •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
  • 渡荆门送别
  • 塞下曲六首之一
  • 塞下曲六首之二
  • 塞下曲六首之三
  • 塞下曲六首之四
  • 塞下曲六首之五
  • 塞下曲六首之六
  • 军行
  • 题北榭碑
  • 赠孟浩然
  • 菩萨蛮
  • 长门怨
  • 把酒问月
  • 白鸠辞(乐府)
  • 白头吟(乐府)
  • 草书歌行
  • 长干行
  • 长相思二首之一
  • 长相思二首之二
  • 春思
  • 登高丘而望远
  • 乐府.独漉篇
  • 古风
  • 古风(西上莲花山)
  • 关山月
  • 广陵赠别
  • 桂殿秋
  • 将进酒
  •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
  • 梦游天姥吟留别
  • 秋风清
  • 蜀道难
  •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
  • 侠客行
  • 行路难
  • 行路难
  •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
  • 子夜吴歌
  • 乐府杂曲.君马黄
  • 日出入行
  • 玉阶怨
  •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
  • 北风行
  • 塞下曲
  • 清平调
  • 峨眉山月歌
  • 清平调词 其二
  • 送友人
  •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
  •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
  • 古朗月行
  • 三五七言
  • 上李邕
  • 怨情
  • 宣城见杜鹃花
  • 夏日山中
  • 春夜洛城闻笛
  • 山中与幽人对酌
  • 秋浦歌十七首.其十
  • 越中览古
  • 秋浦歌十七首.十五
  • 长相思.其二
  • 九月十日即事